不要盲目去做自媒体!切记切记,自媒体不等于做公众号。不要盲目地开始!除非,你只是打算做得玩玩。就算是特别擅长某个领域,想做自媒体赚钱,也未必是要持续写文章。
的确,在这个全民皆可表达观点的时代,人人都可以开始写写东西,谁都可以尝试做自媒体,并不需要一定有极强的专业能力。
如果你只是玩玩,那全凭自个儿心意。但如果你想坚持做好它,那这其中有一些你喜欢或不喜欢的关键点(真相),就有必要知道。
01 你的自媒体大业从定位开始
现在每一天,都有太多人想要或已经开始做自媒体,但大多都是一时兴起,稀里糊涂地写写写。
每天不知道说些什么,又没人看。在艰难中继续,在继续后放弃。
一个人,要持续做自媒体,想要收益。
你第一步,就是理清自己的定位,
没有清晰定位就像射出去没有准心的子弹。
简单点,就是要想清楚4个问题:
1) 我是谁?
2) 我的目标目标人群是谁?
3) 我能为他们提供什么垂直内容?
4) 这些内容对他们有什么独特价值?
定位是必须有的,至少你应该有个大概方向。为什么很多人做自媒体稀里糊涂的,就是因为没有定位,不知道内容方向,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。
比如:
你是谁?
创业者、大学生、广告人、健康顾问、宝妈,还是音乐爱好者?
你擅长什么领域的内容?
商业经济、广告文案、情感心理、职场社交、还是时尚美妆、财务管理、个人理财,还是写作经验?
你将要做什么方向的内容?
新闻资讯、情感慰藉、干货经验,还是技能知识、励志故事?
你的内容对读者有什么独特价值?
帮助成长、获得最新资讯,还是提供情感的共鸣、缓解焦虑?
想清楚这些,是开始的第一步。
一艘船不能转动方向盘去迎接每一次新浪潮,而是必须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。
如果你想成为一切,最终只会什么都不是。
那接下来就可以马上开始做内容了吗?
不是,你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自媒体模式。
02 找到适合的个人自媒体模式
做自媒体一定是要写文章吗?肯定不是!
做自媒体一定要做公众号吗?当然也未必!
现在的自媒体平台非常多,随便举例就有十几二十个,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特征和属性,想去做自媒体想开始赚到钱,就得去找到合适的平台。
有的人可能压根就不适合做公众号!可能更适合今日头条的内容分发,可能更适合抖音的短视频,也能是适合知乎的问答......
核心问题是你的个人自媒体模式是什么?
我给大家列个思路框架,好好去思考一下。
自媒体内容形式:图文、短视频、音频、问答、直播、条漫、vlog等。
自媒体主流平台:公众号、抖音、今日头条、快手、百家号、喜马拉雅、网易号、企鹅号、知乎、小红书、Bilibili、微信视频号、简书等。
自媒体变现方式:广告、带货、打造个人品牌、知识付费、社群付费、做IP产品、投稿赚稿费、咨询服务、直播、原创优质内容奖励、平台活动获奖收益、流量收益、粉丝赞赏等。
这三者自由组合,你可以得出几十种做自媒体的模式和方向。
而不是只有一个方向:做个人公众号,写图文,接广告。当然,这个方向也可能就是适合你。
最重要的,是找到匹配自己的个人自媒体模式。
03 有关前「钱」途
大家都关心做自媒体有没有前「钱」途,这无可厚非。
赚钱,非常必要。
你可以看到,虽然自媒体的兴起已经这么多年了,但还是在高速发展,它依旧还很 “新”,有更多的机会和机遇,前途也有很多可能性,甚至常常是有价无市。
靠它赚到钱的非常之多,不要动不动说红利红利,什么融资上市,动辄几个亿的论调,这与99%的人都无关。
我们就说身边一些做自媒体的,很多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,或声誉、或人脉、或金钱、或成长、或见识。这都是活生生最好的例子。
所以,站在我的角度,这个行业一定一定是有前「钱」途的。
但具体到每一个人,你可以当我说的是放屁。
因为,有没有前「钱」途这事,你是问不出来的,是干出来的。
如果有人跟你说,做自媒体到最后一定是赚大钱的,那要么他是大骗子,要么他把你当二傻子。
04 你得聚焦在关键点上
3000多万新媒体人,以及无数想要开始做自媒体的人,大多考虑的可能是哪里有素材、涨粉小技巧、能在哪分发内容、有什么新媒体工具、什么时候可以有收益等基础问题。
这一点,你从知乎里相关问题的关注度和点赞量就能看出来。
想要做好个人自媒体,这些东西肯定是需要了解。但是,这些绝大部分问题,你只要动手搜索一下都有不错的答案和解决途径。
一个小建议给到大家:花2-3个小时去集中搜索这些必要问题,然后每个版块选取你用得上的,放到一个日常清单里面去,以后看到新的再添加进去就行。
不要花太多精力在上面,容易陷入无尽的表象层面。
更多的时间要用在不断思考自己的定位、粉丝人群的划定及经营、内容的规划、需求的挖掘、自己的提升上面。
核心还是给别人带来价值,
从而放大自己的价值。
把内容做好,有了拿得出手的内容,一切都有了底气。
想赚钱?没问题!发广告也没问题!你的价值输出做得怎么样了?
庄稼种好了,才有硕果累累的一天。
我自己不是全职做个人自媒体的,只是业余时间给大家分享点自己专业板块的干货,算下来也有几百万字的原创了。
05 提供高密度新知
傅盛有一本书叫《所谓成长就是认知升级》:人和人之间最大的差别,就是认知的差别。一切竞争可能都还是认知的竞争。
做自媒体也一样,
创造新的认知即在创造价值。
这就需要我们能为读者提供新知。
所谓新知,不要受限,你可以理解为读者身上没有的信息。包括新知识、新概念、最新资讯、新观点、新方法、新故事、新视角、新颖的情绪表达等等。
自媒体不是自嗨式的流水日记,你输出的内容如果是所有人都知道,没有半点新奇的东西,那别人大可不必花时间去看,你也没必要费精力去做。
如果要做,你就必须得考虑:
读者能从你的内容中得到什么超出他认知的信息,你能够为他提供什么新知?你的观点能让读者产生 “哇”、“原来是这样啊”、“说得好”、“涨见识了”、“太棒了”的感觉吗?
输出内容就是这样,我们要不断去调起读者兴趣,通过提供一个一个新知,持续吸引读者的注意力,直到看完你的内容。
欲要卖米饭,先制造饥饿感。
提供新知,就是饥饿的源头。
而且,想要让读者在你这有收获感,光有新知还不够,还要保持高密度的新知。
首先,你的内容中针对目标读者要有足够多的有效信息量,
保证这个内容输出的总价值。
然后,整个内容要有足够的新知密度,保证读者能看得通畅爽快,不断给读者带来阅读 “奖励”,
也就是用最精炼的语言去直接表达观点。
老练的自媒体一定是讲究表达精准,不拖拉,一击即中,不需要的内容坚决不要。
让读者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更多的有效信息。
不是说把内容直接删掉几段,要的是精简,不是精减。要的是精炼,不是单纯的短而已。前者考验的是你提炼和精准表达能力,而后者考验的是你凑字数的能力。
内容很长,但每一句都张力十足,看完意犹未尽还想继续看更多,那它很 “短”。如果内容看起来很短,但根本看不下去,看完没任何感觉,那它还是很 “长”。
精简,是留下必要的,去掉不需要的;
精减:是强调必须减少数量。
06 生而为人,说点人话吧
做自媒体别过于高冷,用语不能太文绉绉,你不能让大多数人直接就望而止步。
不管是什么形式内容,其实就是在找对的人说对的话,像和读者面对面的在沟通交流。
那就说人话,不要说鬼话,不要说神谕!
我认为这是一个自媒体人的必修技能。你输出的内容就是在帮读者更轻松地理解写你的想法。
内容不需要多么华丽的词藻,不用各种秀文学功底,也完全没必要刻意弄一些晦涩难懂的概念。
你很牛,但是你的读者可能不愿搭理你。
你惊叹于自己的各种豪华的说辞,嗨到爆。但高雅的文字和精致的词藻很有可能会喧宾夺主,把本应该放在内容上的注意力攫走了。
结果本末倒置。
我们不是卖关子,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内容和读者来一次交流。
直截了当表达,通俗易懂畅谈。够了。
07 也要学会合理装逼
阳春白雪的东西大家不怎么爱看,特别高深的论调大伙也看不下去。如果从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来看,大家喜欢的,往往是那些:
不超出他的认知太多,
踮起脚尖恰好够得着的内容。
这就需要创作者能 “合理装逼”。
意思是,你做的内容、表达的观点首先要有一定高度。但是,逼格不能太高,保持略高于目标读者认知和知识量即可。
这样,读者才能获得持续的满足感、惊喜感以及身份认同。
逼格太低,没什么新东西,读者没兴趣,不看。
逼格太高,get不到,理解不了,好像不是给我做的,也不看。
这就是为什么总说干自媒体,还一定要学会了解读者,和读者做朋友、甚至让读者参与到创作。
就算你懂得很多,也别动不动在读者面前过分 “炫耀”。因为你有你的定位,找到自我表达和读者之间的交集才是一个自媒体该做的,而不是掉入 “知识的诅咒”。
这就意味着你必须得不断进步,且至少要快过你的大部分读者。
因为读者他在不断成长,当你内容比他高一点点的时候他会留下来。而当他成长到你不能在他面前 “装逼” 时,当然就会离去。
你想要一直领跑,就要提供比他们高一点的内容。高出认知,高一点点,你才能装逼成功,获得认同。
原则只有一个:装逼别太过,带感最重要。
08 请不断丰富积累,别停
做自媒体是一个持续输出的过程,你得随时做好心理准备:脑子马上就会空荡荡。
所以它必须是一个倒逼坚持输入的过程,也即不断去丰富自己的积累。
你脑子里有源源不断的大量积累,
这就是最硬核的优势。
输出内容不是空想,也不是无中生有,什么都不出来,大概率是脑子空。
如果你只是一个一般的普通人,工作生活也和大家没什么不一样,那你凭什么能做出超出大家的内容呢?唯有做到比常人有更多的积累输入。
你得花时间啊!就算你是做娱乐综艺类内容,那你也要长期去看哪些综艺最受欢迎,哪些明星话题性最高,哪些梗说起来读者最喜欢,哪些内容可以关联起来......
你的经历、生活中的事、遇见的人、洞察到的现象、听到的趣闻、旅行过的地方、看过的电影、读过的书、听过的歌、参加过的演唱会,包括你看过的综艺、别人的精彩文章......等等都可以是你脑子的积累。
多做笔记、多整理素材库,多用便签......可以边看边感受,看完后去回味,看书写读书笔记、看电影写短评、看综艺记录印象深刻的片段,读文章备注自己的观点,
这些都是非常棒的习惯。
像TED、BBC、全球史上最佳电影TOP 100、《奇葩说》、《吐槽大会》、《向往的生活》、《圆桌派》等等,我觉得都挺不错。还有像知乎、豆瓣、今日头条、B站、微博、抖音、虎扑,还有果壳网、澎湃、译学馆、煎蛋网、好奇心日报、好奇心日报、雪球、AcFun等等,
也都是不错的信息输入平台。
可积累的素材非常多,老贼不想给大家设限。因为对于做自媒体,积累各种有用的无用的东西,增长见识,扩展阅读,都大有裨益。
不能停止学习和积累,这可能是做自媒体最苦逼,却又最幸运的事了。
09 别矫情了,该模仿就模仿
很多人开始做自媒体搞内容创作,有个矫情的毛病,就是不爱看别人的作品,天大地大我最大,整天围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转。
多少有点文人相轻的意思。给面子,这叫情怀;如果不给面子,只能叫固步自封,盲目自嗨。
窃以为,模仿是任何一种形式创作的必经之路,模仿并不简单,也不可耻。
相反,真真正正用心地去模仿是值得鼓励的,特别是真正钻进去像素级模仿的。
抄袭是简单的,但像素级模仿,很牛!它需要你思考别人作品的每一个细节,模仿到精髓:他为什么这么做、我可以怎么做、怎么做可以更好。
真别太傲娇,做内容该模仿还得刻意模仿,有知己知彼,才会有百花齐放。
市场从来不会是闭门造车,
市场只认好的东西。
是好东西好作品,我们就得学习,从来不由外至内改良自己内容的人,我觉得并不算真正在做自媒体。
这就像写文案:新手想写经典文案,那就先从模仿一段经典文案开始吧。
文案的模仿,是找大量/精准的参考。学习别人的文案策略、逻辑推进、文案形式,以及字句的表达,学习别人对于情感的运用和激活,学习别人如何去呈现出细节的画面,学习别人如何去激发人对欲望的追求......
从别人的作品中找到自己的灵感,这是一种能力。
没见过世界,又如何说世界不美丽。
做自媒体,也一样。
10 真诚点,端着给谁看
它不在于你多么牛,也不在于你的内容有那么优美......
打动别人的,是你字里行间的经验之谈以及真情实感、真实状态的流露。用自己的态度,用自己经历过的来表达,假不了,自然能获得读者的感同身受。
每一次内容就是在用推心置腹,
换来一次次与读者的深入沟通。
有人说,见字如面,大概就是如此吧。
我记得还是多年前,有个前辈跟我说:最佳的内容,就是讲真实的故事,威力无穷。
最好说自己的东西,带有自己的经历、认知以及思考,保持真实的一面。
因为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不同的,你装腔作势用别人的风格来表达,不仅显得假,还与你个人的习惯格格不入。强行为之,没有灵魂。
鹦鹉学舌,却不得人意。用自己的内容风格表达出来自己的真诚想法,这可能会是你最强大的武器。
另外,也没必要做起自媒体就端着。在这个媒体下沉,人人都可以分享观点的时代,做自媒体并不是一件多么值得自嗨与傲娇的事。
端给谁看呢?
现实的世界,你的读者可能很多比你强得多,就是不愿张嘴,不愿意去花时间思考并整理观点而已。
别刚做出一点内容就开始摆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,真的,别作。心存敬畏,保持谦卑,真诚的去沟通与进步,这条路长到你根本看不到尽头。
11 你最大的倚仗,就是用心
这在个行业摸爬滚打这么多年,我自己做得一般,但确实见过很多做得特别好的人。
有思想、有经历、有个性、有能力、有热爱等等。
但最真真切切有一个感受是:你永远干不过一个用心的人。
对于极度用心的人,你会从看不上到追不上,从不屑到惊讶,再到佩服,甚至有点害怕。
做自媒体这回事,真没多少说摆在台面上的心法捷径。基本所有的方法和技巧想知道并不那么难,可以看书、可以请教前辈、可以去听课...
而真正决定输赢的地方在于,知道了方法后,谁去做了,去做到了,去一次次总结了,并比别人投入更多心血。
用心做事可能不会马上给你带来多大收获,但一旦用心了,就会像有魔法一样,总是不遗余力,努力争取。而万事悲观,也不会直接让你失败,但你会做什么都很难尽力,容易放弃,坏的结果如你预料的出现。
悲观者往往正确,
而用心者最终成功。
所以,我到现在都还不认识哪怕一个天才,我只发现了一个一个用心的人。
哪有什么天才自媒体,只不过是比常人在一件事上多花了几倍,几十倍的时间,而且还在继续。
好了,以上就是我想与你分享的一些要做自媒体的关键点。顿腹之言了。
最后想说,一个人,要是真的想开始做自媒体了。
那就真正排除万难着手做吧,种一颗树最好的时间不是十年前,它就是现在。
如果开始了,请一定要初生牛犊不怕虎,你不必做任何人。你要有自己的原则,用心做真实热爱的东西,踏踏实实做好输出。沉下来,一步一脚印,用心分享的人运气不会太差的。
半佛仙人有一段话,真的很触动我,转赠于你:
这一天,我等了17年。
或许你会更长,或许你会更短。
或许明天就是,或许永远不会来。
但没办法,世界就是这样的。
我不是教你放弃,我是教你不放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