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面数字化大势所趋,已经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脱离这股大浪潮,无法完成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必将消亡。
如今,随着数字化浪潮的持续深入,大数据、人工智能与云计算等技术的日益演进,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,不止是数字化创新,智能化转型才是一场关乎未来的关键竞争。
在当下的技术环境中,数据的采集、存储与分析,已经不再是难题,几乎所有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的数据,均能实现在线化。不过,数字只是手段和工具,智能才是目的和价值。企业全要素的数字化是起步,最终目标是实现商业运行的全智能化。
根据华为GIV预测,2025年全球新增数据量预计180ZB,将远超人类处理能力。借助人工智能手段进行更高效的数据分析、处理、决策,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智能化水平,无疑将成为企业经营的核心任务之一,预计到2025年,全球企业对AI的采用率将达86%。
那么,数字化与智能化到底有何区别与关系?为什么智能化才是终极目标?有哪些行业已经率先开启智能化经营新浪潮?
企业转型三大阶段 从信息化、数字化到智能化
数字化转型,是现时代所有企业的最重要命题,不过,虽然都称之为“数字化”,但其实每家企业所处的阶段并不相同。领先的企业,已经从信息化、数字化之后,进入到智能化阶段了。信息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,正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三个历程。
信息化,即Information Technology(IT),解决了企业内部的管理和生产问题,信息化建立了整个企业的管理流程与生产线,代表的系统是PLM、ERP、MES、OA等等,企业基于这些系统对内部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,让流程变成系统,自动运行。
比如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,就是一种可以提供跨地区、跨部门甚至跨公司整合实时信息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,通过软件把企业的人、财、物、产、供销及相应的物流、信息流、资金流、管理流、增值流等紧密地集成起来,实现资源优化和共享。
数字化,即Digitalization。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,用户逐渐过渡到数字化生存,不仅能够在数字化平台消费信息和内容,还能实现快速下单和电子支付的体验。这就是数字化,核心是企业对外打通与用户之间的生态,通过数字化方式,直面与直连消费者,以数据驱动研发、生产、营销、销售、服务等,更敏捷地经营,辅助决策。
这一阶段,核心的推动力就是移动互联网,代表系统有数据中后、DMP、CDP、电商、电子采购等系统。数据中台,就是一套可持续“让企业的数据用起来”的机制,通过有形的产品和实施方法论支撑,不断把数据变成资产并服务于业务,具备数据汇聚整合、数据提纯加工、数据服务可视化、数据价值变现4个核心能力,让企业员工、客户、伙伴能够方便地应用数据,但从事核心计算的还是人类的大脑。这也是大多数企业所处的阶段。
智能化,即Intellectualization。智能化的核心驱动力,是人工智能、云计算等技术。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,是将物理世界采集的丰富数据构成一个数字化世界,再将数字化世界中隐含着的复杂的、不为人脑所知的信息和深度经验,通过人工智能、机器学习一类的技术挖掘出来,直接去驱动业务的发展、驱动系统的运行。通过决策产生的后续反馈数据,可进行自动的优化和自我调节。
智能化与信息化、数字化阶段的显著不同,核心在于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,使对象具备灵敏准确的感知功能、正确的思维与判断功能、自适应的学习功能、以及行之有效的执行功能。
数据应用三个时代 从辅助流程、支持决策到智能运作
如果信息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听着还是有点抽象,业内也常用另一种视角,即数据应用角度,来理解数字化转型的三个阶段:信息化时代是数据1.0的时代,数字化时代对应的是数据2.0的时代,智能化时代对应的是数据3.0时代。
数据1.0时代,数据被用于软件和系统内部的局部简单数据的统计分析,是作为辅助流程应用的副产品。
数据2.0时代,企业级数据分析需求出现,以数据中台、商业智能为代表的系统,以数据可视化、分析报表为主要的服务手段,为企业的运营提供辅助决策。
这两个阶段,数据本质上还是是被人使用的,最终由人脑在形成决策驱动业务。
数据3.0时代,数据不再是被人”看”的了,数据的使用方式是系统本身,人工智能的算法从数据中心获取洞见,获取业务的行为指引,直接去驱动业务系统。
打个比方,企业智能化经营的终极状态,就像自动驾驶汽车一样,依靠人工智能、视觉计算、雷达、监控装置和全球定位系统等协同合作,让电脑可以在没有任何人类主动的操作下,自动安全地操作机动车辆,以最优线路完成行驶目标。
智能经济时代 各行各业加速智能化转型
从数字经济发展全局看,全球经济数字化的发展浪潮,来源于20世纪50年代以来持续深入的信息化革命,进阶于21世纪以来以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。
当前,全球数字经济即将进入智能化阶段。中国“十四五规划”、欧洲“数字罗盘2030”、美国“智慧地球”和日本“超智能社会”等国家战略的提出,意味着国家数字经济的发展重心已经移向智能经济。
人工智能也已成为全球科技创新、创业的最大热点,在不同行业领域中,展现了巨大潜力与颠覆式革新。
>>智慧零售:无数据不智能,无智能不商业
企业为什么要数字化和智能化?在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、CEO助理&云智能新零售负责人肖利华看来,“时代在快速演变,消费者现在已经在线了,我们的店铺、商品、导购的服务是不是在线?如果不在线意味着消费者找不到你,这是很大的问题。数字化在线化只是第一步,未来所有企业都会是数字化、智慧化的。消费者已在线,倒逼企业组织、业务、生态都在线,如果不在线很大一半战场都没了。”
他认为,数据即业务,业务即数据,真正做到这一点才能实现数据驱动,一切业务数据化,一切数据业务化,无业务不数据,无数据不智能,无智能不商业,“数据化、在线化这是第一步,智能化才是未来。”
阿里巴巴也在推动企业全链路数智化五部曲:第一个步骤就是基础设施云化,服务器、存储、带宽等全部上云;第二个全面触点数字化,通过门店数字化、IOT中台等把各种数据采集回来;第三是核心业务在线化,包括所有业务中台建设、钉钉系统集成;第四个是数据中台建设,加上数字化营销、营收、运营等环节;第五个是端到端全业务链智能化,最终在商品企划、渠道、开发等环节实现智能化。
对于苏宁“智慧零售”的本质与核心,苏宁易购副董事长孙为民认为,一是零售要素的数字化,二是零售业务运作的智能化。
零售要素的数字化包括商品的数字化、用户的数字化和支付的数字化,这是建立电子商务和未来智慧零售的基础。
运营的智能化包括采购、销售、配送、服务以及用户的使用,整个的全流程都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智能化。比如,零售环节要形成智能采购,就要通过对现有用户数据的历史分析和趋势分析,来预测输出订单,尤其在销售环节和服务环节,人工智能的参与会极大地提高销售效率。
>>智能营销:从数字营销到智能营销进化
在万物互联的生态中,所有消费者的行为、所有的媒介触点、甚至所有的场景都是数字化的。
未来,在理想的状态下,企业数据中台可有效作用于广告、市场、销售、运营、服务等各环节,为企业与品牌方深入用户洞察、全景业务分析、高效准确决策提供科学有力的策略支持。
以广告主常用的DMP为例,目前已实现三大功能:第一是程序化广告购买,这是最基础的功能,侧重于理解、创造和触达正确的细分受众来提升媒介购买效率;第二是营销沟通,推动多渠道、顾客全生命周期的个性化营销沟通;第三是数据驱动智能决策,通过对商业生态、趋势变化、客户及其行为和需求的深度了解,来驱动更智能的决策。
从营销平台侧观察,包括BAT在内的超级平台,也均提出了“智能营销”的理念,助力广告主提升营销的易用性、灵活性与超越性。
阿里妈妈对其营销工具进行了智能化升级,驱动更全方位、更智能的广告营销服务,不断迈向“深智能”,让品牌商家能充分利用其后台算法与数据能力,实现广告营销效率的提升。
腾讯推出智能营销云,基于对营销领域全球化课题及“智能+营销”的探索,把营销技术发展推向精准化、数据化、智能化,赋予企业拥有面向“智能+”时代的数字化竞争力。
百度智能云发布的“智能营销与客服解决方案”,基于百度领先业内的AI中台和知识中台,通过智能的语音对话、服务机器人等多种形式,让千人千面的服务成为可能。
>>智能制造:智能化改造,让需求驱动生产
“全面数字化、全面智能化”是美的集团的核心战略。通过“智能家居+智能制造”双轮驱动,美的从“家电巨头”进化为“科技新锐”,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战略深刻改变着美的发展与增长格局。
生产环节,是制造业企业最为核心的竞争力之一。美的空调生产车间的智能化改造,就是美的智造的一个比较突出案例。
一条普通空调生产线的换型时间为45分钟,一次组装合格率为97%,信息化品质控制点有6个,工人数量为160人,机器人数量为0。与之相比,全智能生产线换型时间降至3分钟,一次组装合格率达到99.9%,信息化品质控制点升至108个,工人数量降至51人,机器人数量升至68台。
美的集团特别强调,推动智能制造技术,成本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;最重要的是智能制造技术可以提高产品质量、合格率,用市场订单、消费者的需求,来驱动美的整个制造与供应链的运作,实现柔性化生产,让工厂可以生产多批次、小批量的订单,满足个性化订制的需求。
美的实现数字化平台后,所有系统实现在线化,产生了大量数据。美的结合管理经验建立模型,基于这些数据进行学习和计算,反过来调优。
美的集团副总裁、CIO兼IOT事业部总裁张小懿认为,现在其实有两个美的在运行,“一个是物理世界的美的,一个是数字世界的美的,数字世界的美的在应用虚拟模型测算之后,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,再反馈到现实美的。”
>>智慧金融:以“智慧大脑”驱动高价值经营
作为数字化程度和应用较为领先的行业,银行已普遍开始了数字化转型,并向智能化方向迈进。
根据数字化咨询机构爱分析的判断,智能化将成为未来银行业务的基本特征,未来银行需能够建立起对用户个性化需求进行快速响应的业务体系。
随着前端产品的场景化,客户对金融产品和服务也呈现个性化、差异化、定制化的趋势。未来,银行将以数据和人工智能为驱动,智能地感知各类用户需求,广泛汇集行内外数据,构建各类需求模型,精准向客户匹配和推荐相关产品和服务。
风险防控方面,银行也需打破目前基于知识经验的风控体系,能够基于行内外数据,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搭建风控模型,建立起覆盖贷前、贷中和贷后的实时反欺诈能力。
目前,各大金融机构均已搭建“智慧大脑”,赋能经营。在数字化转型战略实施过程中,兴业银行以“兴业大脑”为核心的人工智能平台建设作为引领与推动业务发展的重要抓手,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。以机器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,充分运用到信用风险、精准营销、投资理财、合规内控和网点服务等领域。
“中信大脑”作为中信银行的智慧中台,核心是将产品、数据、技术等核心资源进行整合,构筑起智慧化、集中化、敏捷化的运营体系,随取随用,为数字化经营提供支撑。据了解,“中信大脑”集成了深度学习、自然语言处理、图计算等核心人工智能技术,已经具备了为零售、对公、托管、合规等多领域提供智能化服务的能力。
>>智能汽车:汽车行业革命下半场的压轴戏
对于汽车行业而言,新能源只是上半场,智能化才是下半场。智能汽车,是人工智能、芯片演算、5G、车联网、大数据和新型感知等多种技术耦合的结晶体。
这种汽车不需要人去驾驶,人只舒服地坐在车上享受这高科技的成果就行了。因为这种汽车上装有相当于汽车的“眼睛”、“大脑”和“脚”的摄像头、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操纵系统之类的装置,和人一样会“思考”、“判断”、“行走”,可以自动启动、加速、刹车,可以自动绕过地面障碍物。
早在2012年8月,谷歌就宣布其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,已经在电脑的控制下安全行驶了30万英里。谷歌无人驾驶汽车依靠激光测距仪、视频摄像头、车载雷达、传感器等获得环境感知和识别能力,确保行驶路径遵循谷歌街景地图预先设定的路线。
时下,汽车产业已迎来新的巨变,智能化、网联化、共享化、电动化,成为业内共识。其中,头部车企对“智能化”的热情空前高涨。
在汽车新四化的浪潮中,宝马向来都是积极参与者。BMW云端的导航系统,通过实时信息与预测模型相结合,以大数据模型作基础,考虑前方路段交通状况变化,精确地计算到达路线和时间。可以说,这已经不再是一台单纯的汽车,而是一辆可以实时接收并处理各种数据的移动出行工具。
此外,丰田汽车计划投入200亿日元成立软件子公司Woven,专注于开发自动驾驶、汽车操作系统以及高清地图等业务;长城汽车也设立了一级部门“数字化中心”,囊括所有汽车数字化业务,包括智能驾驶、智能座舱、数字化营销平台等;奥迪、本田、广汽、威马等车企也都纷纷加速了L3级自动驾驶的量产。
>>智能家居:从由单品智能 向全屋智能演进
作为智能家居发展的最终形态,从智能单品,到各大云平台,大数据、物联网的加持,全屋智能已经成为各大企业争相布局的领域。
智能家居,是以住宅为主体,综合利用物联网、云边计算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使家居设备具有集中管理、远程控制、互联互通、自主学习等功能,实现家庭环境管理、安全防卫、信息交流、消费服务、影音娱乐与家居生活有机结合。
目前,传统家电制造商、互联网巨头、手机制造商和网络运营商,纷纷入局争夺智慧家庭的入口。巨头积极布局的背后,智能家居也正从“单品智能” 向“全屋智能”演进。
总体而言,深入全屋智能领域布局的企业可以分为两类:一类是以智能手机、智能音箱、智慧屏等产品切入市场的手机厂商;另一类则是以空调、洗衣机、冰箱等白电产品,打入全屋智能市场的海尔、格力等家电企业。
手机厂商更注重硬件产品之间的联动能力,比如华为发布的All in One全屋智能解决方案,就是以主机为核心,通过网络覆盖,联动照明、安防、空气、用水、音乐等系统,进而达到的全屋智能的场景应用。
和手机厂商相比,家电企业的全屋智能解决方案,侧重于用户的生活体验。比如海尔的三翼鸟智家方案,通过将智能冰箱、智能空调、智能衣柜、智能门锁等家居产品与用户生活进行融合,进而达到更好的居家体验。
智慧城市:全面提速城市“智”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