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底将近,网络上回顾、总结的气氛越来越浓。
不久前,《人物》公众号发布文章,叫做《看完11月的“Moment”,2021年只剩最后一个月了》,引发朋友圈不少共鸣,Spotify也率先发布了年度回顾活动,将用户零零碎碎的听歌痕迹组合拼接,串联成为全年的音乐记忆。可以预见,在元旦前后,我们常用的那些应用软件会推来各式各样的年终回顾盘点。
日本作家松浦弥太郎曾说过:“在一百个物品中,有一百个日子;在一百个日子中,蕴藏着一百种美好。”似乎在快节奏社会里,我们越来越热衷于记录生活,也更容易被记忆中某些细微的画面、文字或旋律戳中。
本期全媒派从符号、传播与产品的角度出发,尝试分析我们为何会被这种聚焦于瞬时的“Moments型记录”打动?它有什么独特的传播魅力?
一、今天你写“电子日记”了吗?
“plog真的是现代社会日记本了!是人年纪大了就会越来越喜欢记录这些小事吗~桥上看见日落真的超级漂亮,周围的氛围都是暖暖的;这个模版好好看!和各种花花绝配;记得我上次说冰淇淋好吃吗!短短几天我又去吃了……”平常拍下生活中的“小确幸”时刻,在图片中配上文字整理发布,这是继“vlog”之后,在朋友圈和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开始流行的“plog”影像记忆。
当我们悉心将稍纵即逝的瞬间记忆整合、发布成为公开叙事,其中的内容就自然多了几分可读性。这称得上是一种储存在云端的“电子日记”:用零零碎碎的文本、图片或者音乐记录某时某刻自己的情绪与所思所想,持续丰富着自己的社交媒体空间。
本文将以上这类碎片化、放大微小情绪的记录方式通称为“Moments型记录”。
相比vlog,它的成本更低,更加日常,也更加容易捕捉到那些看似平常但却真实打动我们的生活细节。
其实,如果多加留意,会发现我们身边除了plog之外,类似的记录手段其实还有许多,简单梳理之后,可分为以下四类:
首先,图片影像类、已发布的plog、私人记录的图片都属于这个类别。
相比以下其他方式,它的原生与私人属性更为强烈,记录的或是自然景色如清晨的日出、彩虹、露珠等,又或是某些“人造”但对自己意义非凡的场景,比如为了赶论文而亮了一夜的台灯,第一次做的早饭,从网上淘的小物件等等……
虽然可能会有少许滤镜美化,但整体来说,还是真实生活中某些或日常或偶得的小片段。从视觉传播的角度讲,这种着眼于细节的定格类似绘画中的“细描”手法,能够将细微的场景放大,让我们再回看时反复回味当时的情绪。
其次,如“live实况”、慢动作这种短时动态也为“Moments 型记录”提供了更多的玩法。
比如,live虽然只有短短3秒,但却承载了更多的信息量与更为可信的真实度,而慢动作这种直接能用手机拍摄出来的简单创意,也成为抖音等短视频软件上被大家广泛使用的视频特效,这与当下许多人热衷的“氛围感”不谋而合,为画面赋予更多欲语还休的故事性。
第三,有些社媒平台推出的story功能,通过引导用户互动与反馈,为“Moments 型记录”增添更多社交属性。
相比进入到feed流的动态,story是介于公开与私人之间的产品形态,且在24小时之内自动消失,这让用户上传日常片段的时候并没有太重的心理负担。Instagram Bussiness团队曾委托专业机构在巴西、印尼、英国与英国四地展开调研,各自抽取2300-2400个样本,以探索人们使用story的目的。
其中一项结论就表明,这四个国家的用户在两种情况下会使用story快拍而非动态。
其一,当他们想要知道好友的实时动向时,说明story更能够拉近人们的亲密关系,其二是他们想看到未经筛选的真实内容时,这些内容可能是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,甚至是“非常普通的时刻”。[2]
来源:Ins 商业用研报告
最后,如开头所说,一些APP官方出品的合集也是一种有代表性的“Moments记录”。
大家对此都不陌生,特别是集中在年末,各家都会出品自家产品的年终回顾。
例如,Netflix在去年的页面中以年度事件为主线索,同时根据文案对应可能涉及的元素设置影视片段。如“疫情期间,我们甚至学会了下象棋”配以电视剧《女王的棋局》;而Snapchat则根据用户“回忆”分区里的视频识别并自动生成总结长视频,包括“美食”“冒险”“深夜”等分类,值得一提的是,虽然用户可以自行编辑总结视频的板块及内容,但最初不一定准确的自动识别却可能戳中笑点,引发二次传播。
这种瞬时记忆的合集是平台们推出的怀旧式打法,在特定时间点调动起用户的情绪,其本质上也是一种留存手段。
来源:Spotify年度回顾被网友在Twitter上进行二次传播
二、用户为什么对“瞬间感”念念不忘?
在心理学上,有一个理论叫做“蔡格尼克效应”,或许能够解释我们为何总是被此刻抑或过去的片段式记忆戳中。
这是在20世纪初,由心理学家布尔玛・蔡格尼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,指的是人们会格外对短暂而逝或者尚未完成的事情念念不忘,而这些被我们在心里记得、让自己拥有牵挂或是紧张感的事物,就称之为“袢子”。
有学者以此来分析抖音短视频让人上瘾的原因,“抖音的很多视频,都会给人一种戛然而止的感觉,很多人会不由自主地多看几遍,甚至会对这些并不完整的视频记忆深刻。”[1] 而对于一些美妙或特别的时刻来说,正是因为过于短暂,我们会对它们保有一种特殊的情感,甚至在“好时光应该被宝贝”和“时光易逝不复来”这两种状态中感到遗憾与无可奈何。
另外,我们记录瞬时片段的意图也是一种对“身在当下”情绪的凝结,这种浓缩的情绪使得我们反复牵挂。
集体记忆理论开创者、学者哈布瓦奇在著作《论集体记忆》中提到,我们怎样构建与叙述过去取决于当下的理念与期待,他强调的是记忆的当下性。
在记录的同时,也使得我们的情绪高度浓缩成为某种符号象征。相应的,我们选择留下怎样的内容也折射出此刻的心理状态。
如同电影《Soul》中的经典桥段:男主人公看着一片叶子飘落,突然找到了人生的解法。这个镜头之所以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,一部分原因是它能够抽象成为一种强烈的共鸣感,让我们代入进自己的情绪中:我们同样希望在节奏飞快的当下,在不断刷新的信息海洋和学业、职场的焦虑中解脱出来、停下来。哪怕只有那么一刻,能够让我们静静的看一次落叶、发一次呆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叶子落下来的瞬间,就代表着我们渴望得到治愈与开解。
来源:《心灵奇旅》影片截图
由此,我们孜孜不倦的记录着,又对这些定格的瞬间念念不忘。
一个又一个的“Moment”既成为意象,组成了我们的记忆,也变成了一种连接“现在与过去”的媒介。
如同法国作家普鲁斯特在《追忆似水年华》中描写的:“主人公将蛋糕浸泡在红茶里一口气吃下,然后就清晰地回忆起儿时住过的家,家附近的小路和小镇的样子。”通过蛋糕散发出的香气,想起了童年往事,这种串联关系并不少见。
有网友发帖说“音乐能够记录记忆”“在异国生活的时候特别喜欢一个歌手,翻来覆去就是听那一段旋律。后来回国,很奇妙的是,每次回听的时候,那段记忆(街道、阳光、云、树木)都会随着音乐的播放在脑中展开,夹杂着当时的喜悲。而关上音乐后,记忆也会随着消失。”
音乐、气味、图片、日记中的只言片语……如此种种,时间会稀释记忆,但这些碎片化的载体会成为袢子,充当媒介,帮助你唤醒它。
从某些方面来说,这也是我们记录的意义所在。
三、媒介空间里的私人记忆与集体情结
当碎片化记忆不断累积与共享,久而久之,就生成了一种集体情结。
像是《人物》那篇文章中的评论区里写的:“看这些瞬间真的有被治愈的感觉,大家都有在好好生活着”“仿佛在看朋友圈,人们的感情借此传递到每一个角落。我在教室里看着图文,感受快乐,也感怀伤心事,情绪在传染,但生活始终向上”……[3]
在记忆研究中,学者认为记忆的旨趣与其说是“保存记录,不如说是在整理、吸纳、选择经验而形成某种形式与意义”。[4]而情结就是当我们的个人记忆聚集到一定程度时生成的记忆形式,指的是一种深藏在心中的感情纠葛或是心理状态,一种强烈但无意识的冲动。
我们被丰富多彩的plog唤起对生活的向往,看着年终回顾感叹着2021年“又难又燃”,因为一首熟悉的歌而黯然神伤,嗅到曾经的气味想到美好往昔,这些或多或少都是情结的表现形式。
比起其他的记录方式,“moments 型记录”就如同一个又一个小小的时间戳,将我们的情绪切分、储存、浓缩,再在共享与回味时发酵出更加浓烈的感受,生成情结。
这也许和传统意义上的个体集体记忆关系略有不同:过于私人、碎片化的个体记忆很难拼接成完整的图景,但集合在一起,却能够展现出大家相对一致的心理诉求:我们都有在认真感受情绪,并且通过共享生活中的瞬间,获得心理共鸣与代偿。
其实plog也好、live实况和story也好,它们都是记录的载体,而“Moments”的内核是我们面对生活细节时的耐心与专注。我们并非一味鼓励大家每时每刻都需要充满活力,当然允许其他情绪存在,但能够感知到情绪又何尝不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呢?
另外,如果现实中的小确幸无法俯拾皆是,那将生活碎片积攒起来或许能更有效地感知快乐。
在固定的时间自我回味、进行一场精神洗礼,或者通过媒介共享给更多人,帮助大家从焦虑中降温,就像是泡在温泉中,让我们共同享受互联网的愉快。
学者詹姆斯·凯瑞曾说:“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表现的奇迹,这种创造现实并生活在我们真实创造物中的奇迹,都是建立在符号特有的品质之上。”
作为符号媒介的一种,这可能就是Moments的意义,它治愈我们,帮助我们构筑起内心的乌托邦。它教会我们:虽然下一秒发生什么永远是未知,周遭万物依旧快速迭代,但用自己的方式定格瞬间,留住情绪,就是这一切不安定中的安定。